论2020年的主角,非新型冠状病毒莫属。全国封城止息,全民禁足待命,唯有新闻消息如真空中的飞花剑雨,满世界开花,“武汉”以一种风声鹤唳的方式全球出道。2月6日,飞雪一般的新闻中赫然出现了这样一条——生化武器专家——陈薇进驻武汉。
“生物武器专家”几个字像一根引信,点燃了暗涌已久的阴谋论,给新冠病毒来源罩上一层迷雾与阴影。这位专家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值得人们如此深猜远推呢?
陈薇是何方神圣?
陈薇,54岁,我国军事科学院成员、少将军、工程院院士、生化武器防御首席专家。一些列头衔不禁让人将她与战略、战争联系起来,事实上,她是奋战在病毒防疫、研控,阻击传染病蔓延中的卫士,对2003年非典与2014年埃博拉提出的建议都意义重大,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和发展。
作为我国最牛的生化防御、炭疽化防御专家,击退非典的领头人,29年坚持玩“毒”的女将军,这一次陈薇再次出征并不像一些阴谋论者猜测的那样,与生化战争有什么关系,而是为了推进抗疫、控疫研究。
展开剩余82%化学系女神到军医科学院研究员
陈薇1966年生于浙江兰溪,容貌秀美,学业出众,性格活泼,书写唱跳无一不精,是名副其实的女神。1984年陈薇考入浙江大学,学习化工专业。由于表现突出,陈薇拿到了保送清华的名额,去往清华大学继续深造。
1991年,硕士毕业的陈薇与多数学子一样,准备前往一家深圳企业工作,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却让她走上了从军之路。
陈薇受导师之托,但军事科学院去买实验用的试剂。北京海淀区的军事科学院设备完备、先进,研究的都是高精课题,热爱化学的陈薇一下子被科学院的环境吸引了,进入科学院继续做研究成了她的新目标。
为此,陈薇与深圳企业解约,报名参军了。出众的专业知识背景使得陈薇得以成功进入军事医学科学院,开启了潜心研究、为国效力的职业生涯。
走上抗毒之路
陈薇发现传染病毒抑制困难,蔓延快,伤害面广,是普通民众无法抵抗的杀器,但行业研究却十分不足,于是她投身到了抗病毒药物研究中,为和平中国的潜在危机做盾牌。多年间,全球爆发过多次病毒性传染病,流感、鼠疫、非典、埃博拉、炭疽病都曾夺走太多生命。
陈薇将每种病毒都当做敌人,攻坚克难展开研究。病毒研究不同于其他研究,感染风险很高,成果不突出,乐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并不多。陈薇也受到过同事们的劝阻,但陈薇不怕,凭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军人的坚强意志坚持下来。
研究工作是枯燥冗长的,陈薇无疑是个坐得住的学者。为了做研究,她常常整天待在实验室,穿着不便的防护服,为了避免上厕所的麻烦不吃不喝。研究紧张时,陈薇就在实验室里过年,连自己的产假也只休了一个月。
陈薇热爱自己的事业,也忠于拯救生命、保卫国家的信念,为多场国家级疫情灾难做出了巨大贡献。
研发非典预防试剂——干扰素ω喷鼻剂
2003年非典爆发后,全国陷入一片恐慌。陈薇迎难而上,与团队展开了研究工作。为了过得病毒样本,切实了解患者情况,陈薇与同事一起奔赴广州疫情一线。
他们在病毒浓度超高的密闭实验室里进行试验,反复测试抑制药物,经过试验,他们发现干扰素ω对体外非典病毒有很强抑制作用,病毒在干扰素作用下无法增殖。陈薇团队在此发现基础上研制出一种鼻喷剂,推广至全国SARS定点医院,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做预防试剂。
1.4万使用鼻喷剂的人员都没有感染,这一伟大的成绩归功于陈薇和她的团队,37岁的女学者成了生化防疫战场上最娇艳的一朵玫瑰。
然而光环之下的付出却少有人问津,向死而生的团队日夜奋战后走出了研究室,走进了隔离房。长久的艰辛后是寂静的隔离期,家人的担忧与思念成了彼岸的花,美好而不可及。
当时陈薇的儿子刚四岁,只能从屏幕里看到妈妈,想亲母亲却只亲到冰冷的屏幕,不禁伤心得痛哭起来。这样的分别持续了上百天,他们终于从这场战役中全身而退。
首支临床应用埃博拉疫苗
陈薇的埃博拉研究是从2006年开始的,那时全球还没有发生过这类疫情。陈薇以一个顶级研究者的敏感度发现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性,与埃博拉展开了持久战。2014年埃博拉在非洲肆虐,蔓延迅速,在全世界引起极大恐慌。做过提前研究的陈薇立即响应,投入疫苗研究中。
为了亲身了解疫情和病患境况,获得最典型的病毒样本,陈薇再次挂帅上阵,亲自前往最重的疫区之一——塞拉利昂。陈薇在当地了解情况期间拜访了一家孤儿院,其中住着48个孤儿,他们的父母都因为埃博拉病毒死去,孤苦的孩子们给了陈薇极大触动,使得她对抗疫有了更强烈的信念。
陈薇与队员们展开了疫苗研制,经过多日奋战,她们研究出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成为世界上第一种投入临床应用的埃博拉疫苗,也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外进行临床实验,对抗疫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汹涌,女少将再次出征
2020年春节,全国被新型冠状病毒席卷。陈薇被任命为军医专家组成员,火速奔赴一线。武汉医疗研究资源有限,陈薇与同事们就在移动实验室中做起了测试,找到了病毒检测途径,制成检测试剂盒送往情况紧急的一线医疗点,使得隐藏的病毒暴露在阳光之下。
随后,陈薇和队员们驻守武汉,继续为攻克病毒奋战。新冠病毒来势汹汹,传染度高,正在全球蔓延。各国顶级科研部门都加入了疫苗研发,我国的研究组成员无疑比任何其他国外机构都更加坚定迫切。
陈薇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科研团队、人才、储备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充分的时候,专家组有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越是万难在前,越有英雄越众而出。疫病肆虐,我们的医护人员如定海针扎在人民中间,我们的研究团队必然竭尽所能为疫病中的人们破出一条生路。
病毒无孔不入,人类自有钢甲,我们的钢甲是争先请愿、视死如归的一线英雄,是视他人生命如自己生命、如陈薇一样无惧无悔的世界级专家,是坚强柔韧、众志成城的民众。暗夜如墨,黎明终至,胜利一定会来,很快会来。
发布于:天津市